蚊虫防治工作做的好,阵雨后蚊子不见多
目前哈市18个区、县(市)均承担蚊密度监测任务。通过蚊密度月、年的数据,用来监测蚊子的种类、数量、分布及季节消长变化趋势。经过分析后,来制定科学的病媒防治方案,为蚊虫消杀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。 最近,哈尔滨开启了“阵雨模式”,近日道里区疾控中心的“捕蚊人”使用专业诱蚊仪器,前往公园、居民区、医院周边去监测蚊密度,发现蚊子很少12小时才抓到8只蚊子。
高温、降雨多、风力小都是蚊子高发期的诱因。蚊子的孵化周期一般是1周至3周,气温越高孵化的速度越快,间隔15天监测比较科学。此外,诱蚊灯的安放很有讲究,必须在晴天、风力小于5级的情况下才能使用。每次从日落后20分钟开始计算,要连续监控12小时。
据悉,哈尔滨蚊种主要是淡色库蚊、中华按蚊和刺扰伊蚊,其中淡色库蚊的比例超过半数。受气候影响,蚊子一般从5月下旬开始“露头”。每年蚊密度最高的月份是7月、8月、9月,主要原因是雨水充沛、温度高。
今夏雨天不少,为啥蚊子反而少见呢?专家认为,有雨水但是天气一直没热起来,导致蚊子繁殖少了。同时,哈尔滨市环境卫生的改善,也是蚊子减少的重要原因。卫生死角、臭水沟的减少,对预防蚊虫滋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。
下一篇:空调自动开机,原来是小强在作怪上一篇: 山东郁康:蟑螂会感染寄生虫是真的吗?